为贯彻《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5]133号),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全面做好“十三五”期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对象
全省7-22岁在校学生,该年龄段分别对应小学二年级至大学四年级。
二、监测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
三、监测形式
1、监测点校模式。对确定的80所中小学和8所高校省级监测点校,按年龄组别分类、分层抽样测试。
2、新生测试模式。每年进行一次江苏籍大一新生的体能测试,方案另发。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模式。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测试。今后每年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列为常态化工作内容,如无特殊情况,不再单独发文通知。
4、随机抽查复核。省教育厅每年对全省监测数据开展随机抽查复核工作。具体复核方案适情按年度制定。
四、监测样本
(一)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即在确定的监测点校中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监测样本,所抽取的班级数能满足最低监测样本数要求。
(二)样本构成。监测样本为体测样本。体测样本由参加健康体检的学生中筛选出的正常学生(正常学生指能从事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发育健全,身体健康的学生)构成。凡心、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有病者,身体残缺、畸形者,急性病患者或一月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及处于月经期间的女生均不得参加素质项目的测试。
(三)样本分组。样本分组按年龄段进行。中小学7—17岁共11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按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为四组,共44个组别。高校18—22岁共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按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分为四组,共20个组别。22岁从大四学生中抽取。我省中小学年龄划分:小学为7-11岁,初中为12岁-14岁,高中为15-17岁。12岁虽然在初中,但必须按小学的检测项目要求进行检测。
(四)样本容量。省、市级监测点校7—17岁每个组别监测人数不少于45人(有效监测样本不少于35人),。18—22岁每个组别应监测人数不少于100人,(有效监测样本不少于80人),各高校总监测样本量不少于2000人。
五、监测项目
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项目保持一致,考虑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定)》的测试项目,小学7—11岁男、女生增加 “一分钟跳绳”和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仍保留我省特色“俯卧背起”项目。(详见附表)
六、工作步骤
1. 8月,做好省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筹备工作。
2. 9月,省、市、高校分别举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培训会,组建统一的检测队伍,制定监测方案,安排监测日程,完成监测的各项准备工作
3. 10月-11月,各市、各高校完成学校(含省、市监测点校)的现场测试、数据录入和上报工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同步组织开展二级督查指导工作。
4.12月,省教育厅组织对全省大、中、小学校的监测数据开展抽查复核工作。
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对各市、高校规定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启动数据统计处理工作,。
5、次年1-3月,着手编写《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蓝皮书》并着手开始新闻发布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2016—2020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具体实施工作由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行动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负责。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成立监测中心或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各被监测的中小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领导和开展学校监测工作。
2.规范工作要求。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强化“六个统一”,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真实、有效。
(1)统一检测队伍。要由市级、高校统一组织检测队伍进行现场测试。
(2)统一技术培训。在省级监测工作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二级培训,所有参加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测方法后方能上岗。
(3)统一检测器材。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和全省的统一要求配置和校正器材,保证检测器械正确的使用和精确率。
(4)统一测试时间。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根据省里监测工作安排的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好监测日程,测试时间相对集中,并做好遇雨天气的预案工作。
(5)统一测试流程。认真安排现场测试流程,做好体检和体测的衔接,本着先测试健康项目后身体素质项目的原则,健康项目中先脉博、血压,身体素质项目中先50米跑的测试顺序进行。确保测试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和安全。
(6)统一数据录入和上报。在数据采集结束后的一周内,用统一的软件完成数据校对与录入工作,要减少数据录入的错误率。11月30日前报送至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联系人:刘东升,电话:025-85891470 ,邮箱:tzyjzx@126.com 。
3.强化质量控制。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按照《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的相关要求,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周密布置测试现场,做到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奋力拼搏,检测井然有序,复试抽检合格、数据审核细致等。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对整个测试过程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整个监测工作开展督察指导。
4.做好统筹兼顾。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把监测工作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健康体检等工作有机结合,共享测试数据。各校可将监测数据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上报数据。
八、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复核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应按教育部的要求报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教育厅将在教育部抽查复核的基础上组织省级抽查复核,并将结果通报。省级抽查复核覆盖各市、县(市、区)的各级各类中小学和所有高校,并将数据复核的一致率情况作为学校评优、评奖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做好“十三五”期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要把监测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提高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省教育厅每年将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督查组赴各市、高校进行巡查和指导,对监测工作认真、组织措施有力,测试规范真实,数据复核率高,督查反映好的各中小学和高校,省教育厅将组织评审和奖励,并将结果排名通报。
以上要求,请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方案(2016-2020)》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