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类型:歌舞综艺类
项目名称:“梦想开始的地方”歌舞综艺演出
演出单位: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演出地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
演出时间:2016年5月30日19:00
演出节目单:(以最后演出节目单为准)
晚会序曲
第一篇章:
1、苏州评歌《东吴情》
2、昆曲《牡丹亭·游园》
3、江南丝竹《六花六节》
4、舞蹈《忆江南》
第二篇章:
5、舞蹈《桥墩》
6、流行歌曲演唱
7、舞蹈《迷彩记忆》
8、流行歌曲演唱
9、舞蹈《都市印象》
10、流行歌曲演唱
第三篇章:
11、舞蹈《咏荷》
12、独唱《我的太阳》
13、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14、舞蹈《鼓舞东方》
晚会尾声
部分演出节目简介:
1、苏州评歌《东吴情》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4分钟
作品介绍:用苏州评弹的发展形式——评歌来演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吴侬软语,叙说着一段段难忘的东吴情怀。
2、昆曲《牡丹亭·游园》
原著:汤显祖
民乐编配:顾昌其
民乐伴奏: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民乐团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5分30秒
作品介绍: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元末明初形成,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舞台上、在中国的戏剧艺术史中独树一帜。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的昆曲列为世界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使我国的昆曲能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受到世界各国的保护。《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牡丹亭·游园》选段主要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杜丽娘游园时的心境,表达的是她触景生情的怅惘,暗自叹惜的忧愁、感伤和无可奈何的自慰。
3、江南丝竹《六花六节》
演出团队: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民乐团
作品时长:5分钟
作品介绍: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丝竹名列其中。江南丝竹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环太湖地区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合奏样式,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卫军士张野塘在太仓创制了一种为昆曲伴奏的管弦乐合奏“弦索”,后逐渐演变成为独立的丝竹演奏乐队。1958年这种演奏形式被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听丝竹之声,可以平和心境、和谐内心、陶冶德行、提升境界。古人云:“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4、歌舞《忆江南》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9分钟
作品介绍:茉莉花香飘四海,姑苏绣娘名扬天下,江南丝竹声韵悠扬,翩翩舞女秀美优雅,展示了一副烟柳画桥,温柔水乡的江南水墨画,通过绣娘的灵巧绣出了江南幽雅的姿彩和一代一代江南人如水的柔情与如诗的韵味。
5、舞蹈《都市印象》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9分钟
作品介绍:用舞蹈语言,阐述着人生的旅途充满梦幻与惨烈,充满激情与诱惑,充满艰辛与欢笑。以肢体语言,先舞动灿烂的青春,抒发人生的豪放与自负,而当步入竞争激烈的都市生活时所产生了迷茫与困惑,唯有执着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体现人生经历了艰辛跋涉之后,对返璞归真的追求。
6、舞蹈《桥墩》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6分钟
作品内容:用艺术的形式抽象地表现大学生用桥墩般的坚韧去扎扎实实的地积累和构筑,突出扎根基层、挥洒青春,用信念铸造梦想。
7、群舞《迎接明天》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6分钟
作品简介:舞蹈节目2014年参加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特等奖,2015年2月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作品优秀创作奖。作品反映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和科技时代,大学生为了创造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
8、舞蹈《鼓舞东方》
演出团体: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
作品时长:6分钟
作品介绍:大学生们擂响轰鸣的战鼓,如风如雨,如雷如潮,如万马奔腾,如千军进发,让世纪阳光在鼓声中狂舞,让当代节奏在鼓声中跳荡。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豪情壮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坚强斗志。
9、流行歌曲
演唱者简介:演唱者分别是我校十佳歌手,曾在苏州高校“Sing光大道”校园歌手明星争霸赛中的获奖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