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课程介绍:公共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职业身心素质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太极拳课程是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为我校学生的普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太极拳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自主锻炼身体的能力以及体育鉴赏能力,丰富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提升其职业专门性身体能力和职业素养,了解并掌握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终生体育意识和习惯,促进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建设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体能的概念及训练方法,明确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健身价值。
2、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基本动作与练习方法,了解太极拳进攻、防守的基本理论,进行自身的体育锻炼,成为终身体育的一项技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机能。
2、能够运用太极拳文化提升观赏太极拳比赛的能力。
3、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
三、思想政治目标
1、能够通过学习太极拳来提升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等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4、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培养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具有正确的科学伦理观,为国家发展添砖添瓦,为人民造福
6、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
7、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设思路:
一、落到三个方面: 1、修订课程标准 2、完善教学设计和课件 3、修订教材
二、贯穿四个环节:1、课堂授课 2、教学研讨 3、作业 4 、考试
三、潜移默化培养:1、坚定理想信念 2、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 加强品德修养 4、增长知识见识 5、培养顽强拼搏精神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7、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通过学习、调研,研讨,加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认识及实施能力的培养
二、组建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教学改革团队,试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
三、组织教研室教师,完善集体教研制度,组织教研室教师修订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课件
四、通过示范课的引导作用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全面实施太极拳课程思政
五、将思想政治目标潜移默化地贯穿到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
六、搭建兄弟院校的交流平台,总结完善思政建设中好的方式、方法
七、运用在线资源、微课、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八、通过试点实施,总结经验,修订《体育》教材